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周刚(水彩)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心的望境

2016-04-28 11:36:19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周刚
A-A+

  我们从无中来,又必得回到无中去,我应该领悟到人生这种根本性之结局,如果我们能够彻悟这个结局,我们便是有一定的高度,至少,我们是站在了畏惧的上方了。我们的思想应该无所畏惧地漂洋过海,跋山涉水,寻找我们的灵魂,尚未开发的荒蛮之地,成为那里的主人。艺术之本告诉我们,被我们律令后的灵魂是无法体验到艺术创作的最高的快乐的,那种快乐是艺术家艺术创作中对强烈的傲慢之天性的放逐。它是远离畏惧的,稀有的是更显崇高的快乐心境。

  艺术创作有心的境与梦,有心的追求与瞭望,是从心的角度瞭望新的角度。所以读心,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生活的现象之中,我们只能通过现象来体悟心的“本”与艺术的“质”,没有人是生活在艺术的本质之中的,然而,我们却可以从我们的艺术创作经历中处处辨认出我们心灵行走的姿态。心灵的丰富是大脑所不及的,心的望境更是无垠辽阔。

  每一位艺术家或者是艺术理想的追求者,其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它很像是被格式化了的电脑软件,按照其所提供的程序系统处理其面临的问题。系统的功能量获得则是基于人的文化、经历、认知与积累以及其心境的博与深。当一个艺术家依此程序系统进行艺术创作时,其能载舟也可覆舟。问题在于他信念系统的结构正确与否以及它的心之博、深。我们唯有依赖于我们的心与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有能力迎接挑战,并在战胜困难的喜悦中凝聚我们的心智,怀揣希望,在不断实践中获得新的启示,这可能就是浙派水彩艺术创作的特征。

  

  

  一位艺术家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是无法脱离他所生长、指涉与服务的社会的。反过来讲,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要想真正起作用于外部世界,其艺术作品铸造的社会话语力量必须是深刻的,真实的和有力的。依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与文化是相互塑造的,人决定了文化,反过来人也体悟到了文化对于人的塑造。

  我们不仅生存着,而且我们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心与我们的天赋,感受和积累着祖先留传于我们的某种文化,我们在从祖先那里接受文化精神的同时,我们也感悟到了这种文化精神之外所特有的外部载体和地缘特征。在许多规范中我们被各领域的先知已存的规范引导着,在精神和气质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又被特定的山、水地缘所锤炼着。正是由于我们深切的感悟到了这一切,以使得我们浙江水彩画界的同仁们在当下中国文化语境,这种语境至少包含了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要素,地缘间,国际间,民族间文化的碰撞、及其交流的日益广泛与深入,国内及区域间文化因素、艺术因素的相互作用,渗透日益频繁与普遍,艺术市场和经济行为对于文化事业的深刻影响中保持了比较清醒的头脑,整体的具有地缘特征的把握着自己的生涯目标,不使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之中,用心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实践着自己的艺术理想。我们依托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怀揣着合乎自己的价值观和地缘文化特征的希望和追求。近二十多年来,在以浙江、杭州为中心举行了数十次的全国和省级展览、学术研讨、创作研究中,在面临无尽变迁,不断战胜挑战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心灵开放、心有望境具有良好的自主评价态度的创作群体,创作了一批风格特征鲜明的水彩艺术作品,成就了事实上的——浙派水彩。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我们浙派水彩的特征或可以说是我们的选择与艺术追求。人和一个未知的世界遥遥相应,这使得我们在与万物万事对话时,时常体悟到生命在巨大深邃的宇宙中的短暂、不确定和思想在时空中碰撞的颤动。我们只有集聚心智,寻求天道间和我们生存的山、水间神意相似的,暗含因果关系的部分,执着的追求,最终

  到达彼岸,成就我们的“梦想”。

  艺术作品的诞生与艺术的存在,就像万物,就像我们人的诞生与存在一样,其中蕴含着多少宇宙的奥秘。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不懈省思和探索着。为能获得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且使我们的思考更具逻辑力量,我们常常身聚一起,释放心雀,相互鼓励,使我们的心境体悟于烟雨江南、柔化诗情并投身于动情的水彩艺术事业之中,以这种特有的心境,我们解读世界、透视世界、估量世界,用水彩艺术语言

  阐释我们的思想和经验,得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浙派艺术创作中一向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和对于民族文化的执着追求,其作品在淡雅中见精神,放逸中见劲健,浑厚中见华滋,侧重于心炼之后的物象复现、自然氛围、瞬间感悟、符号象征、细节的文化情结、个体的内心诉求、色彩的艺术语境。如国画家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其作品风格各有新貌,然而却共有着浓厚的文人画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浙派的水彩画家的作品中,这种精神特征也十分鲜明,如老一辈画家李叔同、潘思同、倪贻德、朱金楼、吴德隆、潘长臻、周诗成、何志生、高尔颐等。这种精神延续至今便形成了浙派水彩画的作品风格与特征。1986年,首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在杭州举办,这无疑对浙江水彩画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浙江水彩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宽厚的学术背景,改革开放初期在潘长臻老师的主推下连续六次举办了“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及水彩艺术研讨会,出版了画册和论文集,改革开放近30年至今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西冷印社和杭州市政府主办的三届国际型的水彩画邀请展和学术研讨会以及出版了论文集、作品集等,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创作和发展期间也为浙派水彩画风格的逐步形成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为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的水彩画家,确立水彩画强省的地位,积极培养基础作者,组织有志于水彩艺术研究的画家们一起建立了二十多个地区性水彩研究会,使浙江水彩画研究、创作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浙派水彩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研究基础。21世纪之初,浙江水彩画家致力于水彩画的学术研究与探讨,从水彩艺术的学术思想、学术理念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与脉络的梳理。提出了水彩艺术创作中的“艺”与“术”的不同方法研究;对水彩艺术创作中的“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对水彩艺术的审美变异与启迪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在艺术创作上提出了“道内像外”及在艺术创作在大道之内所表现对象则取其象外之象,就艺术家的思想境界提出了“五性之境”之观点,即人性——真、诗性——境、禅性——定、佛性——空、鬼性——破。同时提出了打造“浙派水彩形象”的旗号。概括而言,浙派水彩其学术理想或艺术追求应该是,建立在自我体验与自觉的基础之上的,讲求作品体现深厚民族文化特征的,具有淡雅、刚劲、内敛的文人气质的学术追求。其作品特征则是重写生、重常态、不刻意求新、求变、求创作,具有明显的有所求与有所不求的淡然的文人画特性。浙派水彩画家们力求摆脱一般概念支配下的艺术创作,努力洞察并真实地表现艺术家的内心生活,以生命对于生命本身的永恒的追问、探知与超越。在浙江水彩画家的作品及作品的选题中,似乎一切都鲜活,一切都孕怀着魂灵。

  

  

  本次集合的部分浙江水彩画家的作品赴广东东莞展出,虽不能完整的展现浙派水彩的全貌,却可以说是浙派水彩画家在实现自己学术追求与学术理想中的成长片段。在我们看来,真正的理想与希望,应当是心的望境与现实的延伸,是在“心”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路,这一步的不完美,不成熟为下一步的美好作出实践的铺垫。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近四十位浙江水彩画家新近创作的百余件作品,其在创作工具材料与表现手法、技巧上不拘常例;在精神内涵与创作题材上则充实、多样,有明显的当代意识和当代情感特征。正如我们在所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的,显现了较为广阔视野的,表现民族风情、市井生活、自然景物、生活体验、身边事物等作品,其中有大题材的作品,也有身边小品,但画家们却十分注意其作品内涵的丰厚与意义的深刻、情感的投入和作品思想和意境的建构。作品洋溢着鲜活的个性特征和浙派水彩画注重内涵和清雅朴实的整体风格。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灵深处、艺术家的生命个体开放的鲜花,艺术家由自己的精神出发、去感悟世界、反映其所处时代的文化与社会

  特性,创造出一个个奇异、生动、独特的心灵空间、在艺术家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留下了反映时代脉动的艺术足迹。此次展出的作品是近四十位浙江水彩画家们在这个盛事年景中,在这个荷花香益的季节里以他们敏感的艺术触角,开放的艺术视野创作的带着荷香的浙派水彩画新作。

  我们期待着这支令人瞩目的浙派水彩艺术创作劲旅,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群体内部互动互补的集体亮相中,凝聚力量、集合心智、袒露内心世界并心存望境,以每一次的艺术活动作为新的创作的开端,创造出更具时代精神文化特色的好作品。

  

  中国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主席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周刚(水彩)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