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项已然经典化了的事物进行艺术创作不能不说是一种冒险,有谁能接续米开朗基罗的未完之作,将《垂死的奴隶》与《被缚的奴隶》从粘合的石材中完全脱离出来?
在蒂姆·洛特看来,经典必须“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而西湖之美在很多人心中已然定格,无须任何依傍,它自身早已完成了“不局限于这个时代”的经典化要素。正如画美女最难,无法超越其美就只能选择破坏,将美弄成碎片,弄成残废,然后再揉入新的元素加以重构。以风景如画的西湖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桩既伤心又棘手的难题,而周刚的水彩系列作品《蓝色西湖》之所以抓人是因为他智慧地绕过了这块石头,即通过蓝色,这一相对统一的视觉传达,在第一时间快速打通了观者的心智,令其直接进入画家自身的精神气质中,犹如一场色彩侵略。因此,我们第一眼看到《蓝色西湖》时便为画布中渗出的一种纯净所深深吸引。仿佛画家手中握着的不是画笔,而是一块蓝色的水晶玻璃,他以自身的感受过滤出一种全新的西湖语汇,并且不设任何障碍。所以,永恒、神圣而不变的经典是不存在的,即便是西湖之美,也必将接受不断地遴选、沉淀与检验,乃至重写。
蓝色的西湖并不多见,闲步西湖,眼见多是青色。青碧的水、黛绿的树,仿佛连天空也被绿意湮染,那么周刚为何舍绿而取蓝?又或是画家由环境生态出发,对城市天空提出的蓝色寓意?然细细想来西湖之蓝也确实存在。天晴时湖面是银色,下雨的日子则烟雾蒙蒙一片灰蓝,更何况夜幕初垂,星辰将启未启之间的那一种湛蓝,与湖边树下的蓝色灯光相映成影。周刚的画作,将我所忽视的那一抹抹蓝色瞬间唤至眼前,而西湖的绿色真的被舍弃了吗?《西湖船影》里是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山、蓝色的树、蓝色的湖水,甚至断桥的倒影也是蓝色的,画家只把湖面上的船只、近景的几条杨柳涂上了黄色,以平衡画面色彩,而黄色和蓝色的并置在视觉上得出的颜色正是绿色。由此,也不难看出画家对色彩的讲究何其见理、入微。细心的人可能会联想到英国贵族官方着装的色调,恰好也是蓝色与金黄色的搭配,它构成了一种高贵和不易觉察的距离感,这一点在《蓝色西湖》中则传达为画家个人的精神世界。
然而这就是西湖之蓝所有的秘密吗?我曾以诗的形式对水彩画《蓝色西湖》进行过一番发散性的同题解读:
是谁,用一滴水
浸染了天空深处的一片寂静?
将万古闲愁化作意象之蓝,盘踞于
一笔未干的墨迹。
宝石蓝,星空下的哑默者,
诗人的颜色;
宝石蓝,孤绝的高贵者,
灵魂的颜色。
是否,你也透过这深度忧郁者的镜像
在幽蓝,如水晶之石铺就的心灵甬道中
轻轻吟起了一支蓝色之歌?
在“西湖”和“蓝西湖”之间
分辨一种内心震动的频率,是否
将有助于你理解艺术普遍之美
与偏执之美的距离?
爱艺术,更爱深邃如宝石的心;
爱西湖,更爱湖中蓝色的火焰。
用绘画表达不清的东西就让诗去表达,用诗表达不清的东西就让音乐去表达。很多人将诗看作为仅次于生命的东西,当然,对一幅出色的画作而言,诗性的存在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脱离了简单的以画作为影像记录的近现代绘画创作中。西湖在周刚的笔下不拘泥于摄影式的描绘,而是通过对色彩的调式处理,进入具象、意象,再到抽象的表现,最终直抵诗性。如《西湖之风》中深浅不一的蓝与灰,水色流渗,画家用饱含运动感的弧形,短促而有力的表现出天际中云之变化,画面正中连续不断的一股大风和波浪,急速流动的湖面映衬出浪尖上的一只小船,以及漩涡般的天空、席卷一切的飓风等都让人联想到蒙克式的笔触,或英国画家特纳的那幅《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但特纳的暴风雪是足以将人吸纳其中的狂风巨浪,而西湖之风则相对安全。人站在岸边看着风从天上刮到湖中央,小船骑在浪尖,眼见着就要驶入安全地带。即便是狂风,在西湖也是拢着一层朦胧诗一般的颠沛意境。暴风雨和汹涌的海浪在艺术作品中往往表现出的是作者内心的忧郁与孤独,加之深浅不一的各种蓝色,效果更为明显(这种心情在《暮色西湖》中也能读出》),可以想象,处于创作风暴中心的画家必是挥汗如雨、身体力行。
我之所以将此文命名为“重写西湖”,也正是缘于我对周刚作品中诗性的理解。陈世骧说“诗是一种示意作用”,马拉美也说“诗是暗示、是音乐”。明人汪珂玉在《西子湖拾翠余谈》中这样评西湖胜景:“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周刚笔下的《西湖月色》宁静中有着一份绮丽与温甜。天空是深蓝,湖面就是极浅的水蓝,而两种黄色重置出的月亮恰似一朵黄色的玫瑰。湖水如镜,于是,天上人间两两映衬,少量的留空则让“玫瑰”如湖水般跃动起来,具有一种流淌着的音乐性。
同样具有音乐之美的还有《西湖残荷》,画家在残荷中注入了一串串错落有致的音符,并在浅蓝与浅绿的过渡中,通过明丽的淡紫一反常态的赋予了残荷些许华丽,并在天空的呼应下灵动起舞,完成了一组天空与水面与残荷的诗意乐章。
爱与痛苦,温暖与孤寂都是入诗入画的上品材料。《西湖之恋》中的两只天鹅让我想起了水晶饰品施华洛世奇的天鹅标识,周刚的画中亦有着童话一般的爱情寄托,纯美、甄静,象征着西湖古来便是恋人们的流连与盘桓之地。
我所欣赏的还有《等待暮色》,蓝色在这幅作品中只用于湖边的树,留给天空的是一大片金黄,粼粼波光也如一尾尾金色的鲤鱼,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温情与暖意。那么它只是像看上去的那样,仅是一幅简单的风景画吗?若果真如此,那么作品就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名称叫《等待暮色》。与参天大树在视觉上形成反差的是湖边的一张长椅,它是画面巡视最后的视觉中心:一个孤单老人,头部向左耷拉着,歪歪的靠在椅背上,仿佛人生所有的语言都蜷缩于那一团幽暗的身影中。这是一条可以依偎着朗读叶芝的情诗《当你老了》的长椅,也是一条适宜独自追忆似水年华,默读夕阳如火的长椅……这里有爱,有思恋,有等待,有感悟,有时间,更有生命。
水彩画相较油画、水粉画而言,留白的技巧与水的运用至关重要,堪属灵魂。而能否留得准确,用得生动却完全有赖于画家自身的技巧。在我看来,周刚的艺术气象和绘画功力在《西湖船影》一画中得到了无可挑剔的彰显。不仅表意清晰,同时还娴熟得把持着力道的轻重;不仅没有凌空蹈虚,而且笔笔皆如钟表般准确。除了几笔中国画式的山影、船只的勾勒外,剩下的所有画布都成了画家炫技的空间,可谓将水彩画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将蓝色与水的透明感推向了极致,是一副内容高于形式,技术游离之外的上作。
周刚在处理人物风景画时也充分考量了西湖景区所特有的人文特色。渔夫、采荷人、船娘等即便是劳作中,亦是洋溢着欢快与闲适的生活气息。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画中人的朴素,简洁的色块透露出安静的神态,这种粗线条的人物描绘汲取的正是典型的中国画风,而船娘们的中国式美丽更是跃然眼前。
《蓝色西湖》系列还节制地掺有少量蓝色之外的颜色,它们很好地服务于主色调,丰富了西湖,也丰富了作品。这是“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的西湖,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西湖,这是“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的西湖,这更是水彩画家周刚为杭州“重写”的“蓝色西湖”、诗化西湖。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